查看原文
其他

一张图看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

文琳资讯 2024-04-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柏粒田 Author 柏粒先生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

--奥卡姆的威廉

引言

这个世界上拥有知识的专家、学者多如牛毛,但能用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框架将知识梳理成体系的人却很少见。这是因为,学习和获取知识相对简单,但要将知识吸收、整理并总结成一套有逻辑的体系就没那么容易了,而如果还能把这种体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他人,那就是高手中的高手。

《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一书的作者格里高利克拉克,就是这样一位简洁的高手。他写的这本书专注在梳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其他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不同,他没有用长篇大论、纷繁复杂的细节来讲述人类的经济史,而是以一张图表为参照图、从人均收入这个独特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世界经济的简史。

这张图表非常简单,横坐标是时间,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2000年,纵坐标是人均收入(以公元1800年的数据为基数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1800年以前,由于马尔萨斯陷阱的存在,人类的人均收入水平一直围绕基数1上下波动。而1800年发生了工业革命,人均收入开始出现分叉,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另一部分则陷入了深度的衰退,他将其称作为“大分流”。这,就是克拉克做出来的一张“神图”,简洁而清晰地论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史。

因此,如果你能理解马尔萨斯陷阱、工业革命和大分流,你也能通过这张图表,理解人类的经济史。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3个重要的概念:1、什么是马尔萨斯陷阱?2、如何理解工业革命的重要性?3、为什么会产生大分流?

马尔萨斯陷阱

在1800年以前,人类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其他动物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虽然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很快就过渡到农业社会,但依然受限于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约束,人类社会整体还是处于一种物质财富的紧平衡状态。

根据马尔萨斯的理论,由于人类社会整体的紧平衡状态,人均收入(衣食住行等物质财富的代表)就受到人口数量的制约。一旦人口增加,人类无法从大自然获取超额的物质财富来供养这部分过量的人口,因此,人口增加会导致人均收入下滑,极端情况下甚至产生吃不饱饭的生存问题。这就是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

而人口作为一项重要的变量,增加还是减少,主要受到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人类社会就在这样一种循环中不断反复: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导致社会总人口上升时,因为总量不变,人均收入就会减少。而人均收入持续减少就会导致饥荒、吃不饱饭,这样出生率会开始下降,死亡率开始上升,总人口就开始下降,人均收入又因此开始提升,出生率又会提升、死亡率开始下降,导致人均收入再次下降……如此循环往复。

有趣的是,在这样的经济逻辑下,现代社会我们所倡导的很多善政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比如,社会和平稳定、公共卫生提升、向穷人发放补助,这些行为会使人口增加,分蛋糕的就多了,导致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收入下降。相反,战争、饥荒、疫病、恶劣的卫生条件,在那种时代反而是人类的“好朋友”,因为人口压力减小了,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准就提升了。

你可能觉得这样的论调非常离经叛道,不可思议。其实,只要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历史就会发现,每一次新旧王朝的更替都伴随着战乱和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大量减少。但新王朝一旦建立后,对于剩下的存活者们来说,新的、美好的时代就来了,大量的良田待人耕种,社会资源十分充裕,出生率开始上升、死亡率开始下降,社会上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朝气。换言之,正是旧王朝后期,较大的人口压力使得社会资源难以承担,亟待一场社会层面的“格式化”与“再平衡”。

另外,在马尔萨斯的这套理论中,还有一个核心的变量,那就是技术。在公元1800年之前,技术也是一直在发展的,只是速度非常缓慢,克拉克通过统计对比推算,公元1800年之前,人类社会总体的技术进步大概在每年0.05%的水平,大约是现代社会的三十分之一。因此,这样微小而缓慢的技术进步即使带来了一些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但很快又会被增加的人口所抵消,人均收入又再次回归到均值附近。这样,人类社会就一直深陷在马尔萨斯陷阱之中,直到工业革命的到来。

工业革命

一般来说,包括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大部分学者对于工业革命的理解是在于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等因素导致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使得经济迅速增长,社会财富的总量不断膨胀,人类社会终于因此脱离了马尔萨斯陷阱。克拉克也认同以上的观点,但他还加上了一个关键的要素,那就是人口结构的转型。

他将人口结构转型定义为工业革命的副产品,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后,上层社会的生育率开始下滑,并不断向下传导至社会的各个阶层。这样一来,在工业革命带来效率提升的背景下,生育率的下滑反而让人口总量增加带来的抵消作用减少了。由前文我们知道人均收入=财富总量/人口数量。因此,效率提升带来分子的大幅提升,而分母却没有大幅增加甚至开始逐渐下降,这样“一加一减”的结合下,人均收入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具体的体现就是物质生活水平(衣服、食物、住房、交通等消费)的大幅提升。

因此,工业革命下的生产效率提升和人口结构转型,就成了人类社会摆脱马尔萨斯陷阱的重大贡献。此外,克拉克还深层次地思考了为什么工业革命会诞生在1800年前后的英国而不是在其他的时间点和其他国家。

因为,从知识积累的角度来说,大量研究表明,1200-1860年之间,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在科学技术方面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储备,但何时何地才能爆发工业革命却依然是未知数。其次,英国工业革命的背后依靠的并不是煤矿、海外殖民地、宗教改革或启蒙运动,当时的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资源。

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英国在1800年前后爆发工业革命,是一个非常突发的、偶然的现象。背后的契机在于2点:一是制度的稳定,从1200年开始英国的政治制度就非常稳定,没有发生大范围的战争和动乱;二是人口结构的特殊性,在1300-1760年间,英国富有阶层的生育率很高,而且非常注重教育,后来这些上层阶级的后代下滑和渗透到其他社会阶层,这就使得一种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最早嵌入到英国的文化中,这种价值观和文化对后来工业革命下的技术进步和全社会的效率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这2个因素的结合更加重要,因为如果政治不稳定就会引发革命、战乱、王朝更替等破坏性的社会事件,从而阻碍中产阶级的形成。

就这样,偶然爆发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和人口结构的转型,帮助英国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中产和下层阶级更加受益,促进了社会的平等化(据克拉克估计,工业革命前通常资本家和地主占据了50%以上的国民收入,而工业革命后仅占25%不到)。因为工业化大生产带来各项物质消费品的价格下降,资本家也需要给工人阶级提升收入以增加社会整体的购买力,扩大消费市场。

但是,这种技术进步、财富增长、社会平等化的“好事”只发生在了英国和欧美等成功经济体内部,从世界范围来看,有另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却在工业革命后每况愈下,由此形成了财富的大分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大分流

按照理论推断,工业革命的爆发虽然有偶然性,但它造成的技术进步、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的变化都是可以复制的,英国所经历的这些改变,应该也适用其他国家。但事实却是,世界走上了成功的发达经济体和贫穷的发展中经济体两种极端。

克拉克举了制衣行业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大分流,虽然他统计的是2002年的数据,当时美国本土工人工资在9美元左右,而同期印度是0.38美元。但即使是现在的2023年,美国和印度的人工工资依然差距很大。因此,从1800年算起,工业革命已过去了200多年,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巨大的落差,“大分流”一直存在。

这是一个困扰众多学者的问题,《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就为此提出一种观点:地理环境和动植物生态决定论。欧洲和亚洲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处在发展的前列,是由于他们最早驯化了动植物,而且欧亚大陆的整体性使得技术的传播也更方便。但这套理论也有缺陷:它无法解释为何南美洲在受到欧洲的人口、文化、技术传播后依然处于贫穷状态;它也无法解释为何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反而能异军突起,充分享受工业革命的好处成为发达经济体。

针对这一问题,克拉克提出了他的独特解释:文化优势。欧洲、东亚地区,在农业社会时虽然享受到了戴蒙德所说的地理和动植物方面的优势,但真正重要的是他们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将其内化成了一种文化优势。而这一套优势,帮助他们更容易采纳先进的经济制度和技术,能更好地适应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模式。简言之,这是一种软实力。

比如在纺织行业(这是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都具有的少数产业之一),有研究表明,虽然印度工人的薪资较低,但他们每小时的有效工作时间实际上只有15分钟左右。这就导致表面上印度和美国等地的收入差距较大,但以实际有效工作时间来衡量,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这就是软实力的差距。

这种优秀的软实力,可以理解为文化优势,也可以理解为适合生产合作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很多产业的技术不断进步,现代的生产技术需要的是经过培训、认真负责、有合作精神的劳动者,个别工人的错误可能会对生产过程造成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大多数成功的经济体都具备这种劳动者阶层:他们勤劳肯干、遵守纪律、认真投入。

在此做个对比,号称美国国父的富兰克林(没错,就是100美元纸币上的那位伟人)就在自传中说他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总结了“自律十三条”:节制、缄默、有序、决心、节俭、勤奋、真诚、正义、中庸、圣洁、冷静、节欲、谦虚。不用我说,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这几乎是东亚儒家文化的翻版。这就构成了欧美和东亚文化中优质的劳动者阶层和文化软实力。

但大多数贫穷国家,并不具备这种文化优势,宗教信仰、文化传承、社会风气、历史积淀,这些都可能是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他们吸收了先进的技术、引入了全新的政治制度和现代的企业组织形式,也依然挣扎在贫穷的边缘:200多年来,大分流依然存在。

结语

在文章的结尾,再次附上这张重要的“神图”并做一下总结。

现在,想必你已充分理解了这3个概念:马尔萨斯陷阱、工业革命、和大分流。简单说来,工业革命前,由于技术进步有限,马尔萨斯陷阱的存在导致世界的财富总量有限,人均收入和人口总量总是处在博弈的状态中,人多了,人均收入就少了,反之人少了,人均收入自然就会上升。虽然这段时间也有技术的提升会带来一些短暂的收入提升,但还是会随着人口增长而被抵消。但工业革命后,技术的爆发大大增加了一些国家的财富总量,叠加人口结构转型,人均收入更是迅速增长,而且中下层阶级也因此受益,社会更加平等化。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之间却形成了巨大的收入分层:富有的地区越来越富,贫穷的地区越来越穷。这种“大分流”背后的原因,则主要是文化的差异。

与克拉克相反的是,我们现代所处的世界,随处可见关于经济的评论、新闻和研究报告,专家学者们过度专注于分析资本市场、经济数据、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等细节问题,过量的信息只会让我们对经济的判断更加模糊。鲜有人能利用最基本的要素来构建一套分析和看待经济的框架,克拉克这张“神图”的背后,其实都是紧紧围绕人口、技术、劳动效率这些驱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电影《教父》中有一句名言:“半秒钟看清事物本质和一辈子都看不清本质的人,命运注定会是不同的。”

希望你在读完文章后也能利用这些基本要素,打通“任督二脉”,看透经济发展的本质。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文章对您有点滴帮助,欢迎转发或在末尾右下角点击“在看”,谢谢!
相关文章:
为什么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这要从猫和蝴蝶说起
从明朝的太子培养制度看子女教育
过去与未来--一张图看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共同富裕时代,中国该如何征税?”-阅读笔记
提示工程师-会是人类最后的工作吗?
“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必须更新认知才能应对熵增的混沌。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唯有磨炼心性方能战胜心中的魔王。”--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关注本号,提升认知、磨炼心性。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